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陶淵明
彭澤高風永流傳
/ 五柳先生 五柳小學 /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曾明確提出,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這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
江西省彭澤縣五柳小學是一所充滿朝氣的新辦小學,因偉大詩人、辭賦家陶淵明 的雅號“五柳先生”而得名。
自2021年招生開始,就堅持秉持著“低調辦學,用心執教”的教育信念,一切只為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三徑蕭疏,彭澤高風怡五柳。
——李漁
彭澤高風指的是陶淵明的高尚風度,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在他的著作《歸去來兮辭》中,曾記載他原任職彭澤縣令。
后因官場生活與自己本性不合,故辭官歸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話由此而來。
根據詩人陶淵明的歷史背景與人文情懷,堅持以“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指導方針。
本次設計匠心獨運地以“柳”作為該校的核心校園文化,從“五柳先生”到“五柳小學”,
旨在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國家觀念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傳文化、承家風、銘初心、揚斗志”,從而引導青少年熱愛家鄉,立志成才。
?五柳小學的“柳”,是陶淵明心中的“柳”,是該校不忘初心一路前行的“柳”。
楊柳青青自成蔭
/ 茁壯成長正當時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柳樹因其頑強的生命力、適應能力和形象特點,得到人們廣泛的贊美和肯定,并被賦予了很深的寓意。
據此,我們提煉出“楊柳青青自成蔭”作為五柳小學的辦學理念。
“楊柳青青”取自于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span>
“楊柳青青自成蔭”則寓意著五柳小學的小柳苗們 將在學校的教育感化下、全體教職工的日夜用心呵護下,努力生長。
將特色辦學理念以”景觀斜坡字“的形式展現于校門前,字體傾斜,給每一個人的凝視提供了一個極為恰當的角度。
使用青色作為主色調,充滿了生命、朝氣與希望。
圖 春晨文化/辦學理念立體字
同時,“立體字”還特別增加了發光效果,使在夜晚看起來更加引人注目。
像一顆顆眨巴著眼睛的星星,在夜空中閃閃發亮、熠熠生輝、散發魅力,成為五柳小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字與光的完美契合,感受彭澤五柳小學治學、辦學的非凡絢爛。
圖 春晨文化/日景和夜景展示
另外,我們在?;盏脑O計上也頗具匠心,既體現了彭澤五柳小學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彰顯了“楊柳青青自成蔭”的特色辦學理念。
?;站植?span style="font-size: 15px;text-align: justify;text-indent: 28px;caret-color: rgb(255, 0, 0);display: inline !important;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sans-serif;">結合了“水波紋元素”、“楊柳樹形元素”與“學生讀書元素”,
不僅巧妙融入了當地臨山近水的自然環境與江畔種植柳林的地域文化,還富有教育意義。
當地瀕臨長江,水有潤澤之意,意為五柳學子在學校的呵護滋潤下,茁壯成長。
當地沿長江種植柳樹,樹下讀書的五柳學子努力向上,朝氣蓬勃。
山輪廓形似“五”拼音首字母“W”,既代表五柳小學,也聯想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圖 春晨文化/?;赵O計元素
?;盏恼w靈感則源自于”柳樹成蔭“,背景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柳樹,
孩子在柳蔭下席地而坐,背靠樹干,讀書學習,一片自然祥和,充滿了青青校園的人文氣息。
底紋背景山的形狀輪廓與“五”字拼音首字母“W”巧妙結合,既是“五柳先生”的“五”,也是“五柳小學”的“五”。
?注目?;?,眼前宛若展開了一份畫卷,山水生動靈性,樹木枝繁葉茂,五柳欣欣向榮。
圖 春晨文化/?;照故緢D
除此之外,我們還為彭澤五柳特別打造了校園吉祥物。
造型設計靈感來源于魏晉時期孩童形象,“青青”和“柳柳”取名來自特色校園文化主題“楊柳青青自成蔭”。
女同學“青青”手執一把羅扇,男同學“柳柳”手握一本書籍,一舉一動盡顯溫文儒雅氣質。
圖 春晨文化/吉祥物“青青”與“柳柳”
“青青”與“柳柳”是柳葉的化身,用歡快的笑容迎接著每位五柳學子的到來。
“楊柳青青自成蔭”,茁壯成長正當時。
?愿每位學子在五柳小學的呵護和陪伴下,向陽而生,向美而行,共同度過美好的校園時光。
詠柳詞 頌柳德
/ 會 意 園 詠 柳 園 /
《五柳先生傳》是東晉田園派創始人陶淵明代表作之一,是他的自傳散文(存爭議)。
陶淵明在文中表明了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寫文章。
全篇短小精悍,塑造了一個真實的自我,表現了陶淵明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強烈的人格個性之美。
“會意園”的園名就取自于這千古名篇。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傳》
“會意”指會心、領悟,用“會意”命名意在啟示師生在工作學習中要掌握方法,領悟真諦,才能學以致用。
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一本好書,可以使我們明凈如水、豐富閱歷、開闊視野、提升自身修養。
讀書是一盞明燈,是一條通往夢想的途徑,但需要我們以嚴肅的態度、勤奮的努力為前提。
五柳先生好讀書的優秀品質一直影響著代代讀書人,因此在校園內綠化帶設計了一個讀書小品。
意在喚起五柳學子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識,形成具有正面導向的三觀,實現遠大的理想。
圖 春晨文化/會意園文化小品
讀書小品背后以書卷的形式展示陶淵明的名作《五柳先生傳》,起到了激勵師生的作用。
圖 春晨文化/會意園文化小品
楊柳青青,微風習習,仿佛是少年時期的陶淵明,在柳樹下靜靜讀書。
?穿越千年時空,讓”五柳先生“好讀書的優秀品質持續激蕩著五柳學子的心靈。
圖 春晨文化/會意園文化小品
詠柳園的園名取自于賀知章詩名《詠柳》,“詠柳”即詠誦柳的古詩詞。
在晉代文學中,柳樹被認為是天地精靈之氣所聚集而產生的一種珍奇的樹,它剛柔相濟,以應中和;
它結根建本,有原則,能堅守;它不受地域限制,廣泛地生長。
從古至今,因其高貴的品質,柳樹被很多文人墨客吟誦,留下很多千古名篇。
為傳承柳的精神品質,我們特別在校園內綠化帶設計了柳文化印章小品。
章體雕刻關于柳的相關古詩詞,并加以柳元素的底紋進行點綴,增添校園文化底蘊。
圖 春晨文化/詠柳園印章小品
陶淵明與“柳”更是結緣已久,他以“五柳先生”為號,源自于家宅門前的五顆柳樹,由陶家祖輩植下。
柳樹不僅是陶家門前的一道風景,某種意義上還可以說是陶家的“家徽”,是陶家精神品質的象征。
因此,陶淵明特意用柳樹自喻其品格,“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出自《五柳先生傳》,保持獨立的人格操守。
因此,我們在印章底部銘刻了柳的相關精神品質,包含”謙遜清雅“、”堅韌頑強“、”朝氣蓬勃“、”樂于奉獻“四種主要精神。
讓師生們時刻牢記柳的精神品質,見賢思齊,整體性提高了學校景觀的文化內涵和育人效果。
圖 春晨文化/詠柳園印章小品
?在五柳小學,師生詠柳詞,傳柳德,賦予柳之彩色。
折柳寄意 高情千載
/ 繽紛樓 晨興樓 掇英樓 /
公元405年,業已是東晉的尾聲,秋天在這一年里已經走得很遠。
一個再也不愿卑躬屈膝事權貴的人,脫掉官服、拋下官印,登上了鄱陽湖的一葉小舟。
寬闊的鄱陽湖水天一色,蒼蒼茫茫,掠過湖面的風,吹動著他的衣袂。
他以一意孤行的姿態回到自己的家鄉,從此便永訣官場,開始過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這個人就是陶淵明。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陶淵明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如釋重負的一聲“歸去來”,對中國文化史起到了兩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是為了掙脫封建,陶淵明指出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最佳契合點“田園”。
為此,當代學者中,很多人視陶淵明為反對封建專制,反對黑暗社會,不事權貴的人格斗士。
二是陶淵明所開創的田園詩,也從此歷經時光洗禮,成為中國詩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他以沖淡閑遠之志,寫憤世嫉俗之情。
清新淡雅的語句,可以穿透到內心,寫出了中國人共同的對“家園”的想象和理想。
正因為有了陶淵明,彭澤從此無法寂寞,五柳小學的樓名也皆取自陶淵明的佳句名篇。
?循著這位精神世界里巨人的足跡,帶領五柳學子深入領會這位偉大詩人的人生境界。
樓名出自陶淵明《 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nbsp;
此棟教學樓為綜合樓,著重培養學生興趣愛好,以此命名,寓指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繽紛綻放。
教學樓 樓名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p>
“晨興”有早起之意,正如陶淵明名句“盛年不重來,一 日難在晨?!痹⒅刚湎啻耗耆A,讀書要趁早,勸學意味濃厚。
教學樓 樓名取自于陶淵明《飲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span>
“掇英”有采取精華之意,取名為“掇英樓”,意在教育學生在求學過程中要汲取智慧,積極向上,成為國之棟梁。
出自陶淵明《 飲酒 · 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nbsp;
“南山”被后人賦予了深厚的內涵,是“厚德載物”、“剛毅堅卓”等高貴精神品質的寫照。行政樓以此命名,意在激勵教師要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學習的表率。
學校戶外宣傳欄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教育引導師生的重要輿論陣地,是展示學校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選用木色和青綠色作為主色調,使彭澤五柳的?;张c辦學理念點綴其中,讓人感受到該校兼容并蓄的博大文化和辦學特色。
從細節處踐行“楊柳青青自成蔭”的校園文化,并精準地傳遞給每一個駐足欣賞的人。
?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充滿生機。
圖 春晨文化/戶外宣傳欄
小學并不只供蒙童牙牙學語、亦步亦趨的地方,它可以有文化,而且這種文化還深有積淀、蠻有品味、顯有作為,
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情懷來自學校潛移默化的熏陶,這種熏陶浸潤或是教育或是學校建設的重要維度。
走進彭澤五柳小學,用“柳”來立德樹人,賦予生命、靈性、創意,成為國內小學教育一幅顧盼生輝、婉約有情的秀麗景象。
以柳立身,以柳立學,以柳施教,彭澤五柳小學全體師生攜手沐浴陽光,共同進步,永遠向著美好的那方生長。